汉字有缺陷?英国诺贝尔奖得主罗素称:中国汉字有“三大缺陷”

时间: 2023-09-06 22:13:56 |   作者: 纽扣

product description

  汉字是怎么来的?一般说是仓颉造字。仓颉塑造的人物与现在的人物有很大不同。从甲骨文、篆书、金文、草文、楷书一步步演变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字。汉字。

  汉字不仅在中国使用,在一些邻近的亚洲国家也使用。、历史书、法律文件为了严谨起见都一定要使用汉字。使用过汉字的国家基本上没有一个说汉字不好,但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却曾公开直呼汉字不好,有“三大缺陷”。你知道哪“三大缺陷”吗?

  伯特兰·罗素不仅是诺贝尔奖得主,而且还是一位全才。他在数学、历史、文学、逻辑、政治等方面都非常有造诣,他的名字在整个20世纪随处可见,甚至在中国人人都知道他。

  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专门整期介绍他,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罗素热”。1920年梁启超邀请他来中国亲自与中国青年交流,希望他能给中国青年带来新鲜的血液。罗素在英国时就知道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但他没机会亲眼目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收到梁启超的邀请信后,他以此为契机,怀着“寻求新希望”的态度来到中国,并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一年。

  罗素来到了中国,在中国遇见了很多人和事。回到英国后,他于1922年写了《》一书。书中,他对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在的状况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预言“在下个世纪或第二,美国将变得更重要,但随后主导作用将转移到中国。”

  罗素说中国不好。他还毫不客气地指出,汉字有三大缺点:笔画多、词典目录整理困难、无法翻译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

  在罗素时代,中国仍然使用繁体字,而且笔画比现在的简体字多很多。简体中文的笔画数多了一倍多,国人感觉繁体中文的笔画数还多,更不用说罗素了。罗素觉得汉字并不像26个字母的英文那么简单,阅读和写作更加困难,要消耗很大的努力来推广。

  民国时期,鲁迅、胡适等文人感到繁琐复杂的文言文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极力支持“汉字拉丁化”,要求中国像西方一样使用英文字母国家,这将有利于中国文盲在极短的时间内提高识字率,也有利于与西方的交流。

  如果汉字拉丁化真的成功,中国人或许能在短时间之内消除文盲,但却会严重损害民族自信心。有人站出来极力反对汉字拉丁化。教育家陆非奎在1909年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公开主张使用简化字的人,随后钱玄同同意了,胡适也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提倡简化字。

  在胡适的推动下,简化字计划真正开始启动,但由于战争原因,并未大规模实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盲率高达80%。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国家。然而,人口中十分之八是文盲。如果民众不尽快识字,后果将很严重,因此吴玉章等语言学家制定了《汉字简化方案》等一系列文字改革方案。

  简体字于1956年传入中国大陆,经过多年的普及,中国的文盲率一下子就下降。到2020年,这一比例已降至4%以下。罗素100年前担心的事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汉字简化后,基本笔画只有32种,人们很快就能学会,但他由于时代的限制,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英语词典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序的。罗素认为,假如没有英文字母,汉字就无法排序。但其实我们大家可以按照部首来排序。现在打开任何一本汉语词典都可以根据部首找到它们。第一种排序的页码,而语言学家周有光发明了现代汉语拼音,我们也可根据拼音的首字母排序。

  忘了,现代汉语拼音是1955-1957年研制出来的,1958年2月11日推广的。罗素从来就没见过现代汉语拼音的诞生,他认为汉字不能再排序了比30年前。

  汉字的上述两个缺陷,中国已经试图解决。至于罗素所说的汉字不能翻译外国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音译、意译或音意结合的方式来翻译外国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如“可口可乐”、中文“可口可乐”等。音译为“Coca-Cola”,这个优秀的译名是20世纪30年代由中国人翻译的。罗素怎么会认为汉字不能翻译呢?至于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若无法翻译,外国品牌和科学杂志怎么能让中国人理解呢?

  如果真要说缺陷的话,英语也有缺陷。还有笔画多的英文例子。汉字“一”只有一笔画,而英文(一)则需要三个字母来表示。另外,英语有时不能很准确地表达意思。例如,“弟弟”一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兄弟”。

  罗素很有名,但他不能把他的话当作圣旨。他认为他说的是对的。你们可以听听他的话,想想他说的对不对。中西文化的碰撞将促进我们的进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