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分配与交换在财富的运行过程中起着纽带的作用

时间: 2024-03-03 05:18:28 |   作者: 纽扣

product description

  财富的生产决定分配与交换的性质和方式,当分配与交换的方式适合财富生产的状态时,能大大的提升社会生产以及再生产运行的速度,加快资本运转的周期。马克思批判的指出资产阶级的分配和交换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用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分配是财富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并不单单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产物;它反过来也影响生产和交换”。生产与消费之间重要的连接枢纽就是分配,分配的形式受到生产性质的制约,“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财富分配的内容除了包括对产品的分配之外,也包括在产生这个结果之前,在对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领域的分配,而“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财富的分配不仅仅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的产品的分配,也包括生产之前工具、劳动资料的分配。

  生产资料的分配是进行财富生产与创造的前提与保证,也是实现财富分配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无限度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与压迫更无偿的占有工人阶级的劳动产品,使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分离,资产阶级用资本交换工人阶级的劳动,获得占有工人阶级生产的产品的资格和权力,这种财富不仅是实物形式的产品,也包括对生产关系的占有和分配,所以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所创造的财富比过去多的多。

  马克思指出劳动者只有真正的掌握了生产资料,才能改变这种分配格局。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在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分配理论。的分配原则是每个人通过你自己的需要来开展分配,遵循个人的想法及偏好,按照个体真实的需求和要求做分配。实现按需分配的前提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极大丰富,满足实现的生产力高度发展水平,这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此阶段就是未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只能在保证和维护资产阶级所谓“平等权利”的条件下进行,维护和实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分配。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有条件的“公平分配”进行了批判,认为只有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实现真正公平。首先,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主要内容以剩余价值为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财富分配的性质,资本主义没办法实现真正的公平分配,其最终的原因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正是这种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才让资产阶级拥有了剩余产品的所有权。

  资本家在还没进入生产环节之前就慢慢的开始了对有几率会成为生产资料的物质进行占有,在后期生产成果的分配上也处于剥削者的地位。资产阶级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质的自然资源,受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争夺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主导权,控制生产的所有的环节,最大限度争取剩余价值的分配主导权。其次,资产阶级所谓提倡的平等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阶级范围内进行。对同一阶级提倡的是“公平分配”,而不同阶级之间的公平标准也是十分不同的。

  劳动是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立足劳动价值论出才能实现公平,至少在分配领域实现公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它的矛盾也会随之演变的越发激烈,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这种自身固有的矛盾,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最终将将被历史所代替。马克思指出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它是刚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它不能根本达不到的各项要求,就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的方法,直至各方面条件都达到的要求,在实现在社会总产品进行抵消后,付出劳动的主体可以“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

  财富在交换的过程中虽然不能产生任何价值,“从量上看,价值通过交换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但它们交换的速度直接影响剩余价值的转化速度。所以,财富交换也是财富运行的重要环节,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财富的生产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交换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序中强调自己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首先,交换以分工为前提,与生产也有紧密联系。

  交换方式和生产方式一起被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交换不是从来就有的,“首先,分工是交换的条件,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其次,私人生产是私人交换的前提;最后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了交换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生产起到关键作用,决定着交换,而分工的产生则是交换的门槛。没有分工的出现,就不会有交换的产生。另一方面,交换对整个财富运行过程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交换的性质和程度由生产决定,但在财富运行的过程中,交换的范围和速度会刺激市场的需要,从而促进新需要的生产和发展,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最初的交换是一种偶然发生的行为。“产品交换是在不同的家庭、氏族、公社互相接触的地方产生的”。随着劳动产品在不同的领域成为商品,在不相同的领域的内部它们也开始了交换,甚至部分劳动产品就为了能够进行交换而产生的。分工种类和范围的扩大,实现了交换劳动产品数量的增加,不同主体的需求能够最终靠交换来满足,复杂化的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交换的发展。

  为了满足多种的需求,进行更多种类的交换,交换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促进了分工的逐步细化。恩格斯肯定马克思对交换的重视,指出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的动因不应该在头脑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最后,交换经历了“物物交换、买卖、商业”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第一个以物物交换为代表的阶段,主要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的内容主要是使用价值。

  马克思认为在正常条件下,交换应该是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平等开展的经济活动,“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的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以交换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形式上平等的交换方式来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这种交换方式其实质就是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大阶级之间形式上所谓的平等掩盖了整个财富运行过程的不平等。

  而只有在社会,工人阶级才能彻底的摆脱“无声的经济关系强制”的地位,共同的占有生产资料,实现“资本占有”转化到“劳动所有”,实现人真正平等的交换。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成为可能,不同主体都在追逐财富的代表—货币。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剩余价值甚至“把遥远的大陆卷进交换和物质变换的过程”;工人为生存与发展,承担着财富的双重身份,既是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财富的追求者,“雇佣工人和奴隶不一样,他本身就是独立的流通中心,他是交换者,是创造交换价值和通过交换来获取交换价值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方式决定了交换方式,但交换对生产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一方面,在交换双方所处的地位上,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交换地位的不平等,劳动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家与工人的地位没办法实现真正的平等。这也决定了在交换的过程中,资本家处于支配地位,工人只能交换自己的劳动而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交换的内容上,开展的是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只有让渡一方才可以获得另一方的所有权,资本家和工人注定在交换过程中处于对立地位。资本家通过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完成了对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只把维持工人基本生活的资料让渡给劳动者。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人只可以通过交换劳动获得维持其生存的资料,而资本家操控整个交换过程,获取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财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