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伤亡最惨重的劫持事件普京强硬下令: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

时间: 2023-09-29 07:52:21 |   作者: 腰带

product description

  2004年8月24日,俄罗斯两架民航客机遭爆炸坠毁。8月31日,莫斯科市里加地铁站发生自杀式恐怖爆炸袭击事件。然而,俄罗斯的厄运没有就此停止。

  2004年9月1日,坐落在俄罗斯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的别斯兰小镇热闹非凡,这一天人们将在别斯兰第一学校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欢迎新生入校,别斯兰小镇人口只有三万多,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清晨,学生们在家长的陪伴下陆陆续续抵达学校。

  9时10分,一辆军用卡车急停在学校门口,一群身着迷彩服、手持武器、头戴面罩的跳下卡车,叫喊着冲向操场,封锁学校大门。家长富拉耶夫意识到可能是恐怖劫持事件,立即掏出贴身携带的手枪反抗,随即被打死。学生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惊恐地四散逃跑,朝天鸣枪控制场面,将1200余名人质全部集中在体育馆,这些人质中大多是儿童、妇女和老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70%。

  由于事发突然,场面混乱,很多学生和家长被冲散,体育馆内到处都是哭喊声和寻找亲人的呼唤声。二号人物阿卜杜拉用枪扫射天花板,并提出要求:所有人未经允许不准说话,说话只准说俄语,不准说奥塞梯语(不懂),否则枪毙,所有人的手机和相机上交。家长贝特佐夫听罢意识到可能会出现家长不懂俄语引发误会,于是起身用奥塞梯语向大家翻译,结果刚翻译完就被无情枪杀。

  为控制人质,两名身披黑袍、腰缠炸弹的“黑寡妇”不停在人质中间游走。两名开始在篮球场设置爆炸装置,他们将混合钢珠和铁钉的数个小型土炸弹用电线像灯泡一样连接成炸弹网,绑在两个篮球架之间,正好悬在人质头顶,人质中间则放着一个大型土炸弹,所有炸弹的电线连接在一部卡车电瓶上,而开关则踩在另一名脚下,一旦松开,大量人质将被钢珠和铁钉击穿脑袋。为防止俄军强攻,在体育馆周围布设了反步兵定向地雷。

  接到消息的北奥塞梯军警迅速赶到学校封锁现场,附近的家长们也带着自己的枪来到了学校,双方发生短暂交火,部分躲藏在操场周围的学生和老师被救了出来。

  随后,驻扎在北高加索地区的俄军快速反应部队、俄罗斯内务部公安部队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下属“阿尔法”特种部队相继赶到现场。由于事发突然,一些士兵没穿着头盔和防弹衣就来到现场执行任务,现场武装力量没形成统一指挥,第一道封锁线米左右,大量军警人员、人质亲属和围观群众都处于轻武器射程之内。

  11时30分,头目向外扔出纸条提出要求:俄罗斯立即从车臣撤军,并释放6月份因袭击印古什自治共和国而被捕的同伙。同时指定北奥塞梯总统扎索霍夫、印古什总统贾济科夫和莫斯科儿科医生罗沙利为谈判代表。

  13时,普京从索契紧急返回莫斯科,在机场就召集强力部门领导人开会研究对策。

  13时50分,北奥塞梯安全局局长安德列耶夫尝试与谈判但遭到拒绝。

  15时45分,警告外界不要轻举妄动:如果1名,他就打死50名儿童;如果1名受伤,他就打死20名儿童。并宣称学校里的儿童都很安全,能得到水和食物。

  下午,阿卜杜拉挑选10名精壮男子开始搬运桌椅封堵体育馆和教室的窗户。俄罗斯教领袖山加耶夫强烈谴责的行径,提出车臣愿意为解决事件提供任何帮助,要求立即释放人质。

  人质中有一位父亲卡兹别科,陪自己的妻子祖特塞娃和两个儿子参加当天的开学典礼,此时一家四口虽没有被混乱的场面冲散,但正蹲坐在炸弹下方。卡兹别科还有一个身份,曾在俄军工兵部队服役,服役期间处理过大量炸弹,他深知头顶这枚土炸弹的威力,通过观察,他也知道只要掐断身边连接电瓶的电线,这枚炸弹将失去作用。由于军人天生的警觉,卡兹别科在思索如何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拆除炸弹,如何帮助这里的人们逃出虎口,同时也在暗自观察的特点、人数、装备、活动规律、工事与障碍物,收集的情报,想着如果能逃出去的话这些情报对于外围的特种部队来说至关重要。

  最后,卡兹别科决定悄悄折断电线,也知道炸弹的弱点所在,时不时检查电线、电瓶和开关。卡兹别科身形壮硕,很幸运地没有在第一轮被挑走,但他的从军经验让他知道一直视人质中的成年精壮男子为潜在危险,说不准自己何时就会遭遇不测,而且他知道俄罗斯政府是不会和谈判的,战斗打响只是时间问题。带头反抗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人质中精壮男子本就不多,大多数也早已被这阵势吓傻,能跟着反抗的寥寥无几,自己还有妻儿需要照顾,不如随机应变。他让大儿子脱下外套露出干瘦的身体,以减轻的顾虑,又和妻子约定如果战斗打响妻子负责照顾15岁的大儿子巴特拉茨,自己则带着9岁的小儿子阿萨玛兹往外逃,安排好后开始悄悄对折电线,他的行为一旦被发现,等待他的将是死亡。

  17时左右,8名干活的人质被枪杀于二楼的教室,干完了活这些成年男子就是的潜在威胁。阿卜杜拉命令剩下的亚斯兰和阿尔伯特进入教室将尸体从窗户上扔出去,亚斯兰看到尸体后就看到了等待自己的结果,悄悄提醒阿尔伯特从窗户跳出去逃生,但阿尔伯特早已被吓傻,毫无反应。于是亚斯兰趁阿卜杜拉装弹的空档迅速跳下窗户,拖着摔骨折的脚迅速跑向外墙趴下向军警方向爬去。阿卜杜拉立即开枪射击,但因为有墙壁阻挡无法伤及亚斯兰,外面的军警看到有人逃出后,因为担心开枪还击遭报复杀害人质,于是迅速扔出几枚烟雾弹掩护,亚斯兰得以安全逃脱。阿卜杜拉恼羞成怒,枪杀了还在教室里的阿尔伯特。

  逃脱的亚斯兰向警方报告了重要情报:有40多人,头目是一个被称为“上校”的红胡子男人,二号人叫阿卜杜拉,看守人质的有10余人,体育馆中有自制炸弹,教学楼里分布有30余人准备随时应对俄军的进攻;的背包里有食物、咖啡、糖果、睡袋、防毒面具和急救用品等,任何一个人都带着步枪,弹药充足,有的人有手雷,有的人步枪上有枪挂榴弹发射器。

  当晚,有人质看到内部因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因不满挟持大量儿童作为人质,刺激了1名“黑寡妇”身上残存的母性,随后不听命令引爆了身上的炸弹,一时间血肉横飞,当场炸死数名人质和另一名“黑寡妇”,走廊上的1名看守被炸成重伤,阿卜杜拉为其注射不明液体后命人将其抬走。阿卜杜拉命令卡仁等受伤的人质前往二楼教室“医治”,当这些伤员踉踉跄跄抵达二楼教室后被命令躺下,随即开枪进行扫射,枪声停止后还在的人又遭到了补射。屠杀结束后再次挟持两人将尸体从窗户上扔了出去,由于屠杀时有人倒在了卡仁身上,卡仁竟侥幸未死,此时的他不知如何是好,在即将被扔出去的时候突然站了起来。仔细端详着卡仁,认为是保佑了他,于是命令他回到了人质中间,但由于受伤严重,不久就晕了过去,直到事件结束被外界营救。

  2日1时15分,罗沙利与阿卜杜拉进行电线时结束。罗沙利提出用同等数量的大人交换孩子作为人质,或者由当局提供安全通道让其离开,均遭到拒绝。但阿卜杜拉允许外界提供食品和水。

  2时,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强烈谴责近期在俄罗斯境内爆发的一系列事件,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学校里的人质。随后,德国、法国、韩国、阿塞拜疆、马来西亚等国纷纷发表相关声明谴责行径。

  8时,指挥部在学校附近外墙张贴人质名单,北奥塞梯总统秘书祖加耶夫在现场宣布:人质共354人,政府将把人质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9时37分,一批德高望重的车臣和印古什长老、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和伊朗电视台记者提出愿意帮助重新打通和的联系。

  10时19分,俄总统新闻局宣布:普京取消原定于9月2日至3日对土耳其的正式访问。

  由于的要求一直得不到满足,“上校”拒绝给人质分发堆放在操场上的食物和水,禁止人质上厕所。同时由于“黑寡妇”的自爆,威胁人质的人弹没了,但留下了1件自杀式背心。阿卜杜拉把敢和她顶嘴的女人质库兹耶娃叫到一边,以释放她的家人为条件,要求其穿上自杀式背心、戴上头套成为“黑寡妇”,库兹耶娃以担心做不好需要仔细考虑为由与之周旋。

  11时45分,祖加耶夫声称当局已经和达成协议,罗沙利将继续和展开谈判。心急如焚的家长们认为北奥塞梯政府不作为才使得事件毫无进展,同时担心政府会主动对学校发动强攻,数千名人质亲属聚集在学校外围向当局讨要说法,与军警混合在一起,不少还自带武器,现场极度混乱。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卡兹别科终于将电线折断,为防止电流从金属丝的空隙通过,他又将绝缘层向两端拉扯以增大空隙距离。电线虽然被折断,但绝缘层因为反复对折和拉扯已经发白,迟早会被检查电线的发现。于是卡兹别科拦住路过的,以电线被人质来回踩踏并不安全为由索要钉子和锤子,随后将发白的电线在墙上的钉子上缠绕数圈进行隐藏,成功瞒过。至此,悬在人质头顶的炸弹被神不知鬼不觉地解除。

  13时50分,普京会见来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并表示拯救人质的生命和健康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所有营救力量都绝对服从于这一任务。

  15时左右,印古什前总统奥舍夫进入学校谈判,至16时40分,陆续释放了26名妇女和儿童。

  下午,扎索霍夫、罗沙利相继进入学校与“上校”谈判,事情似乎出现转机,人质亲属们又看到了希望。大量儿童家属和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遇难者的亲属,在电视台的帮助下录制视频,请求普京满足的要求,以此拯救孩子们的性命,不要让莫斯科的悲剧重演。

  学校内的情况并没多少好转,大量人质集中在狭窄拥挤的空间内,没吃没喝,只能靠尿液过活,不让上厕所只能就地解决,屎尿味夹杂着血腥味、汗臭味,体育馆内浑浊的空气令人窒息,无法好好休息,时不时要忍受各种不明的爆炸声和枪声,受伤的人质没办法得到医治,有的人质被叫走后再没有回来。

  3日2时,切断了与外界的谈判通道,并向外发射了两枚火箭弹,用枪疯狂扫射,打伤1名警察。应急指挥部立即联系“上校”询问原因,“上校”称听到外面有异响以为俄军要强攻,应急指挥部立即澄清,并重申人质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虽然有警察受伤,但俄军不会发动强攻。此事也说明的精神濒临崩溃,外界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过度反应。

  6时30分,应急指挥部担心再次发生凌晨的枪击事件误伤群众,遂扩大封锁区,禁止群众穿过封锁线随意走动,并且在距离学校100米的地方立起了金属栅栏。人质家属也得知学校里的人质数量并非公布的300多人,而是超过1000人,扩大的封锁区和大批赶来的军警让人质家属预感到政府可能会发动强攻,引发抗议。

  12时46分,祖加耶夫宣布允许医护人员抬走先前的人质尸体,并表示普京的顾问阿斯拉汉诺夫已经同取得了联系。事情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3时05分,救援人员进入学校搬运尸体。就在这时,体育馆房顶突然发生爆炸,紧接着又是一声爆炸,原来是误操作导致炸弹爆炸。其余不知情的以为突击队开始强攻随即向救援人员和人质开枪,搬运尸体的救援人员当即2死2伤,突击队以为在屠杀人质立即对学校发动进攻,武装家长以为俄军发动强攻随即冲线进入学校拯救自己的孩子,一场战斗就这样丝毫没有征兆地发生了。

  爆炸炸开了体育馆房顶和墙壁,冲击波震碎了窗户上的塑料玻璃,人质根本就没有准备,近百人直接被压在天花板下直接死亡,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的自制炸弹因为卡兹别科提前折断电线没有引爆,否则人质的伤亡会更大。伤口对于现在的人质来说就是小事,体育馆内有在屠杀人质,体育馆外突击队员正在进攻,双方在对射,子弹横飞,因为爆炸引发大火体育馆内温度极高,人质夹在中间就像活在炼狱一般。

  经过短暂的头脑发懵后,人质开始疯一般逃离,能跑的带着身边的孩子,不能跑的则使劲往窗外爬去。在窗口疯狂向人质开枪,进攻的突击队员只能挡在人质和中间充当人肉盾牌,不少突击队员因此牺牲或重伤,制高点的狙击手只能开枪射击窗口的掩护人质逃离,无法监视学校内的情况和掩护突击队员进攻,在远处进行临战训练的突击队员听到爆炸声只能搭乘直升机匆匆赶往现场。

  13时10分,从昏迷中苏醒的卡兹别科带着小儿子,拖着受伤的身体跑到体育馆隔壁的健身房。阿卜杜拉挟持部分没有来得及逃脱的人质前往体育馆隔壁的餐厅,命令妇女和儿童站在窗户边当人体盾牌。孩子们手摇白布,哭喊着不要开枪,但双方不为所动,依然在对射,场景令人心痛。餐厅中的遭到突击队的猛烈进攻,于是易卜拉欣返回健身房又挟持一批人质到餐厅当人体盾牌,当经过一间办公室时,75岁的老运动员伊万趁其不备抢夺步枪,两人扭打在一起,当伊万好不容易抢到步枪时,易卜拉欣迅速掏出手枪将伊万打死,随后押着剩下的人来到餐厅。

  健身房中只剩下受伤的卡兹别科和3名妇女,还有几个惊恐万状的儿童,卡兹别科由于失血过多意识模糊,几次昏迷,如果再不想办法逃出去健身房中的所有人都难逃一死,于是他想办法将杠铃伸出窗外,在外面突击队员的帮助下撬断窗户上的铁栅栏,健身房内的人质得以逃脱。

  13时30分,俄军用坦克向餐厅开炮,餐厅外墙瞬间坍塌,阿卜杜拉被当场炸死。3名突击队员从窗户进入餐厅清剿,打死了躲在储藏柜内的易卜拉欣,但从其手中扔出的手雷已拔掉插销,当场炸死1名突击队员、1名教师、1名家长和1名儿童,数人重伤。

  突击队员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进入学校建筑清剿,直升机在学校上空盘旋警戒,监视的动向,制高点的狙击手不断为突击队员和外逃的人质提供火力掩护。

  13时50分,在俄军全方位火力打击下放弃体育馆开始向学校外侧逃窜,部分成功穿过封锁线藏匿在居民区,体育馆内装死的人质开始起身往外跑。

  16时,俄军宣布基本控制学校,打死7名,俘虏1名,逃窜至居民区的正在清剿,学校内只有零星抵抗,爆破专家正在校园内排雷。

  17时40分,俄联邦安全局驻北奥塞梯官员表示,军方并没考虑使用武力解决人质事件,特种部队是在向人群开枪后才开始行动的。

  19时30分,安德列耶夫宣布,经初步统计战斗打死30名,其中10人来自阿拉伯国家。

  居民区的清剿战斗直到深夜还在继续,部分在混乱之中伪装成人质得以逃脱,虽然北奥塞梯关闭了边境,但事后经人质辨认,包括头目“上校”在内的数名不知所踪。有目击者声称,看到愤怒的家长开枪打死1名被俄军俘虏的,此消息不知真假。

  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由于组织混乱和人质伤亡惨重,很多遗体被摆放在操场和草坪上,体育馆内被烧焦的尸体、被炸碎的尸块无法辨认,很多人质既不在伤员名单和照片里,也不在死亡名单和照片里,更看不到本人,很多家属只能自发进入现场通过衣物辨认,一些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孩子的亲属们,拿着孩子的照片在媒体和人群中寻求线索,让人心碎。事后别斯兰当地的棺材店一棺难求,整个别斯兰小镇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劫持事件为车臣恐怖组织头目巴萨耶夫和马斯哈多夫精心策划。2004年7月学校暑期装修时,伪装成建筑工人将武器和炸药混装在建筑材料内,隐藏在体育馆地下室,并利用装修机会研究了学校的建筑结构。劫持当天,控制人质后从地下室取出大量武器弹药和炸弹。

  俄有关方面在防范和解救人质过程中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和不足。一是安全机构没有掌握的相关情报;二是地方政府不重视俄内务部的有关要求;三是开学典礼安保措施流于形式没有武装警察执勤;四是营救行动指挥和执行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五是应急指挥部组织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

  报告着重对体育馆房顶的爆炸到底是造成的还是突击队主动发起的强攻这一争议性问题做了阐述,从获救的人质和俘虏的库拉耶夫获得的确凿证据说明,爆炸是由造成。

  事件有1128人被劫持为人质,317人被打死,包括547名儿童在内的811人获救,704人受伤,另外有2名冲进学校的小镇居民被打死。约40人,31人被当场击毙,1人被判终身监禁。突击队员10人牺牲,18人受伤。

  18时,普京面色沉重、语调悲痛地发表电视讲话:对事件造成的人质伤亡表示深深的歉意,对国际毫无人性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俄罗斯将坚决打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改革,命令俄军制定打击恐怖组织的作战计划,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打击。普京的态度非常明确,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

  1995年至2004年9月,俄境内共发生40多起重大恐怖活动,人质劫持事件频发。普京发表讲话之后,俄罗斯大刀阔斧推进安全机构改革,协调各强力部门行动,动员社会力量,使得俄罗斯反恐局势发生根本性转变,俄罗斯境内再无针对平民的重大事件。

  此次劫持事件以悲剧收场,第一次将魔爪伸向无辜的孩童,大量儿童在事件中丧生,幸存者也有很多落下终身残疾,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北奥塞梯自治政府在应对劫持事件时组织乏力,就没有吸取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的教训,俄罗斯政府在事后发布了详细的调查报告,指出营救行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整改相关国家部门,使得俄罗斯反恐形势发生根本性改变,再无针对平民的重大事件发生。调查报告中指出营救行动存在五点问题,根据披露的材料,我们只谈以下三点。

  劫持事件发生后,北奥塞梯自治政府的应急指挥并不严谨,没能够合理有效统筹各部门形成合力,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封锁线距离学校太近。前期赶到事发现场的警察将第一道封锁线米左右的地方,这个距离在的轻武器射程之内,封锁区内的救援人员直接面临的火力威胁,直到发生开枪打伤警察的事情之后才扩大封锁区,过小的封锁区也不便于救援人员展开救援,无法集中较多的人员、设备和车辆等。封锁区的设置应根据的人数、装备性能、人质数量、周边地形地物、救援力量和装备的多寡来合理划分。

  其次是现场几乎失管失控。劫持学生后,当地警察和俄军等救援力量相继到达现场,车辆随意停放,陆陆续续赶来的人质家属和围观群众超过三千人,不少还是武装家长,学校周围被围得水泄不通,甚至还发生家属阻拦军警人员靠近学校的事情。大规模人质劫持事件必然会导致现场集中大量的人员和装备,人员有政府官员、谈判专家、警察、军队、医生、消防、媒体、人质家属、围观群众等,装备有救护车、消防车、卡车、装甲车、工程器材、侦观测装备等等,现场如果不进行划区管控会直接引发混乱,影响到营救行动。现场应根据真实的情况划分家属区、媒体区、救护区、消防区、停车区、人质疏散区、军警待命区、物资区等,各区以建筑物或者警戒带进行区分,安排军警人员维持秩序,对于影响到营救行动正常开展的人,必要时能采用强制措施。

  北奥塞梯自治政府缺乏应对大规模劫持事件的能力,该事件直接动摇了俄罗斯民众对政府和安全机构的信任,俄罗斯联邦安全机构是不是具备提前获知的能力?错误的人质数量是政府有意欺骗公众还是没有确切的情报?不顾人质安全向射击有没有必要?武力行动维持的时间达数个小时组织是否严密?是如何从封锁区逃到居民区的?从严密封控的边境逃脱是否有内部人员协助?当时劫持事件到底有多少个?又有多少个得以成功逃脱?这些争议性问题迟迟得不到政府答复,普京的支持率也在事件之后跌至四年的最低。

  正如调查报告中所说,参与营救行动的执行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不像是一场缜密的人质营救行动,更像是一场没有组织的剿匪行动。

  首先是武装力量没有统一的指挥。到现场处置的武装力量有当地警方、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内务部、俄罗斯军队等等,武装力量多本身是件好事,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军兵种几乎是各自为战,谁负责外围封控、谁负责武力突击、谁负责安保警戒、谁维持秩序等等,职责不明,造成力量分散,爆炸发生后有的部队下达开火命令,有的部队下达禁止开火命令,这样如何形成合力?还有武装家长,这些人到底应该是没收武器进行管控?还是做到合理编组参与行动?现场必须要有一个最高的指挥部,统筹指挥所有的武装力量。

  其次是准备不充分。事件中俄方有多次机会进入体育馆,也有个别成功出逃的人质,还有现场的当地居民、老师等,或者派遣突击队员抵近侦察,在学校外围布设侦察设备等,这一些方法都是重要的情报来源,可以初步掌握的人数、装备、障碍物分布、活动规律、人质数量和关押地点、学校建筑物结构等,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定方案,部署兵力,组织临战训练。但爆炸发生后,很多士兵竟一时不知做什么,后面的突击行动也没有章法,学校里激烈的战斗持续了近1个小时,在以秒计的人质营救行动中,多耽误1秒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1个小时时间里有多少人质因为爆炸、大火、流弹而死我们不得而知。

  最后是封锁线没有发挥作用。在整个事件中,封锁线前期没有挡住群众,后期没有挡住,战斗发生后竟然让大量逃窜至居民区,致使围歼战斗演变成清剿战斗,使得现场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作战时间拉长,危险性增大,如果外逃的再次挟持人质,或进行其他恐怖活动,将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而这本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封锁线应指派单位专司负责,安排武装岗哨和巡逻哨,设置必要的障碍物,制定封锁规则,加强出入口检查,严防混出去,对于擅闯封锁线的普通群众要讲清利害关系,必要时可采取措施。

  劫持事件发生后,人质的反应充分说明一点,那就是普通群众掌握必要的反恐常识对于救援力量来说肯定会帮大忙,对于自身来说也能大大的提升危机中的生存率。

  冲入校园后,家长富拉耶夫掏枪还击,很明显有备而来,劫持的初期也紧张,此时看到一个拿枪的人反抗,肯定会猛打,富拉耶夫处于明显的弱势,还击的结果只能是死亡,当时的环境下不如拉着自己的孩子跟随人流,藏好枪伺机而动。老运动员伊万在抢夺的步枪时,身边的其他人应该迅速压上去,一起制服,伊万毕竟是老人,身体条件无法和年轻人相比,单打独斗风险太大,人质团结起来才有一线生机。

  退役军人卡兹别科因为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应对起来较为得当,他的很多做法值得推广。卡兹别科以前是工兵,了解爆破知识,通过观察就可以掌握体育馆悬挂的炸弹结构和拆除方法,并悄悄折断了炸弹的电线,为防止被发现,又随机应变索要钉子和锤子将电线挂在墙上,因为卡兹别科的工作,这枚炸弹在交火时没有爆炸,否则将会有更多的人被炸死。拆除炸弹是非常专业的工作,普通人绝对不能去随意碰设置的爆炸物,但我们大家可以仔仔细细地观察,记忆炸弹的结构和外形,逃出后仔细向爆破专家描述。除了拆炸弹外,卡兹别科还悄悄记忆的特点、人数、装备、活动规律、工事与障碍物,收集的情报,与妻子分工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战斗发生后带着自己的妻儿和身边的人质跑到相对安全的健身房躲避,当健身房不再安全时迅速和外面的战士配合打开窗户的栅栏逃出生天。

  还有一部分人质选择装死,这也是没有很好的方法的办法,遭遇屠杀的卡仁侥幸没,躺在地上装死,在即将被扔出窗户时又担心摔死从而站了起来,认为卡仁得到庇佑没有杀他。战斗发生后,很多体育馆内的人质也选择装死,避免成为的人肉盾牌,但也有一部分被倒塌的墙体、爆炸和流弹所伤。事件中的每名人质都值得尊敬,本文并没有一点贬低和质疑的意思,只有真正继承人质们以生命为代价换回的经验,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和缅怀。

  我们并不鼓励人质鲁莽和发生对抗,除非已经到了鱼死网破,或者有多人配合的恰当时机,反抗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只会白白搭上性命,助长的嚣张气焰。政府能够最终靠媒体、报刊、短视频、安全宣传、军营开放日等方式,教群众如何发现可疑人员,如何发现可疑物品,发现后该怎么办,被挟持后如何记忆关键信息,比如的特点、人数、装备、活动规律、障碍物、被关押建筑的结构等情报,如何通过运送食物、水、药品等生活用品传递情报,发生战斗后如何保护自身,如何寻找安全通道,获救后和警察交流哪些内容等等。掌握这些反恐常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关键时刻不但可以保命,也可以为身边的人提供帮助,还可以为反恐作战做出贡献。